《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是一本由加藤谛三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一):婚姻生活中,女人付出那么多,为什么还会受伤? 谁都希望拥有高质量的婚姻,可往往婚姻生活中,我们那么努力,付出良多,却不被对方了解,结果却大打折扣,不禁感叹:家里有一个猪队友,根本不理解我。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亲密关系中,为什么得不到伴侣的理解? 我们常常会因此感到痛苦。 张德芬女士在《遇见未知的知己》一书中告诉我们:亲爱的,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 而日本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教授更是争对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出了本《人际舒适心理学》的书。 这本书专门教会我们如何摆脱人际关系烦恼,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 01对伴侣的不满,也是对当下状态的不满 对伴侣或周围人的不满,甚至讨厌伴侣,是自身欲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 我们总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是这样,必须是那样,作者认为被“应该”支配的人,是丧失了生活的能量、被心灵奴役的人。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自己喜欢上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也就是说,只有我们学会爱自己的时候,才会更好的爱人。 只有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实现了或满足了自我,人际关系的不满也会消失。 接受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才会看见周围人对自己的付出、帮助。 02眼中只有自己 当亲密关系产生矛盾时,如果双方总认为:我没错、我是受伤害的一方。 那么亲密关系就不可能和谐,坚持没错的一方,是看不到对方的痛苦、烦恼,看不到伴侣的烦恼。 这是因为在狭隘的视角中,只看见自己,而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或者说,这时候在我们眼中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付出。 比如文中妻子希望丈夫多陪自己逛街购物,而丈夫正被公司通知即将在公司的会议室做报告。 丈夫认为这个时候妻子还要他陪着逛街,是不重视自己,一点也不理解他, 一句:“辛苦了,好难吧”都没有,心里很是生气。 妻子这一方并不理解丈夫的恐惧,一直以来,我把丈夫放在第一位,而他连周末逛街也不陪我,可是她从来没有感受到丈夫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可见影响人心情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态度。 或者说这件事对我来说很恐惧,很重要,对别人却未必能够体会到。 03受伤害者心态 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总觉得伴侣没有考虑到自己,而感到愤怒,愤怒的背后其实是悲伤。 “我没错,都是你的责任”,这大概是夫妻或情侣们经常说的话了。 “这个人真的无法原谅,以后和这个人也不会合得来”。不管是离婚还是失恋,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我们总是容易单方面指责对方,或伤心,或咬牙切齿的恨着对方。 其实这就是受伤害的心态,把所有的责任推到了对方身上,事实上自己也有缺点。 如果不去思考“为什么会失恋或结束婚姻”,下次的感情大概率也会失败。 只有面对现实,执着于我没错,受伤的总是我这种被害意识的话,一辈子也不会收获幸福。 事实上,受伤的总是我这种心态的人,往往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诉求,对周围人要求很多。 而人生得自己个成全自己,好好爱自己,强大自己,多去了解自己的欲求,尽可能去满足它,只有做到自我实现时,这才是亲密关系的良药。 总是怀有受伤者意识的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没办法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强大,也永远不能消除自己内心的恐惧感,因为眼中只有自己更别提去关心伴侣,共情伴侣。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二):心理学:为何女人越是对一个男人好,越是不容易被爱? 女人通常在深夜里悲叹:没有人理解我。明明自己对家庭,对男人付出了所有,但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但女人的这种悲叹虽然很令人同情,但却是情商最低的一句话,对于女人来说指望别人来理解,是最愚蠢的想法。 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对方。具体来说就是如果女人仅仅只是责怪别人不理解自己,而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那么即便经过多次的沟通,也仅仅只是在恶性循环。 那些总在感慨没有人理解的人,倒需要多扪心自问:我做到理解别人了吗?我有没有足够的了解自己? 在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加藤谛三的《人际舒适心理学》中,他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无法真正接受自己的人,也无法接受他人,无法认可真正自己的人,也不会被别人认可。 也就是说,有自卑之心的女人,通常会通过不断讨好男人,拿对男人的好来获得被爱,然而扎心的是,当女人付出越多的爱时,男人越无视女人的需求,最终无法拥有和谐的亲密关系。 很多女人都会有一种感觉,自己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地忙碌,却得不到想要的感恩,反而回馈的是很多的抱怨,就像小玉一样。 小玉是个职场妈妈,还要在下班后带着两个孩子,所以经常忙到飞起。忙碌也让小玉很烦躁,尤其是看到丈夫一天到晚不回家,即便是回家也是翘着二郎腿,要么刷手机,要么在打电话。 这让小玉十分愤怒,于是对丈夫的甩手掌柜行为特别不满,但丈夫被唠叨急了,也会反驳她:你忙我也忙啊,再说孩子这么大了也不用你管,你辛苦到哪了? 听到丈夫说这些话,小玉的情绪瞬间爆发了,难道她辛辛苦苦给孩子做饭,辅导作业,为孩子操碎了心,丈夫眼睛都瞎了吗? 于是两人越吵越凶,在小玉看来,她一个人既要工作,还要回家照顾一家人,伺候着丈夫的吃和喝,而他竟然没有一点关心和体谅,反而觉得她并没有做什么。 其实这里就存在着小玉的意识盲区。所谓意识盲区是自身的盲区,也就是说,小玉只是陷入了自己的情绪中,而没有站在丈夫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对于小玉来说,她最应该做的不是生气和发火,而是自己不要一味对丈夫照顾那么好,才让丈夫觉得享受妻子所有的好,都是轻而易举能得到的。 换句话说,女人不要少想没人理解我,多想一想,我该怎么办。拿小玉来说,她完全可以把带孩子,辅导交给丈夫来分担一部分,而不是自己大包大揽后,委屈到抱怨。 心理学上认为,遇到问题时,一个人无法解决自己烦恼的人,通常看不到别人的辛苦。与其不断说“为什么没人理解我”,不如先从学会自我解压和放松开始。 讨好永远都不是爱,而是失望和失去自己。 就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一样,为了获得男人的认可,她不断做着讨好男人的事,为了满足对方的期待,拼命地想要变成一个不是自己的人。 然而她越对男人好,越用力去爱一个人的时候,反而是那些男人都离开了她,这时女人付出的一切感情,都是无用功,不仅会越来越讨厌自己,而且会越来越低自尊,甚至没办法再尊重自己。 所以就有了用尽了全身力气去爱一个男人,最终不被善待的凄凉,只剩下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其实,该抱歉的不是女人不够好,而是千万不要为了得到爱而去讨好。就像在《人际关系舒适心理学》中讲到的抱怨的实质,其实是因为欲求没有得到满足。 很多女人对男人抱怨:我对你足够好了。可事实上她们自认为的好和男人都是不相干的努力,并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并行动。 比如女人喜欢一个人,不仅仅用自己的方式去对男人好,而且还要多了解对方讨厌什么,清楚做什么事对方会不喜欢,这样的努力才能得到共情。 换句话说,如果女人的好只是自嗨,或者只是讨好,不仅会让对方憎恶,还会产生逃跑的念头,那么不管女人如何对一个男人好,都无济于事。 而女人想要得到男人的爱,靠得不是对他好,而是不盲目的好,要投其所好,这才是爱的正确表达方式。 女人想要得到男人的爱,靠的不是对他好,而是不盲目的好,要投其所好,这才是爱的正确表达方式。 对于女人来说,求而不得是最痛苦的,付出了没有得到回应是最委屈的。 这样看来,让女人在感情上觉得痛苦,归根结底是因为内心有未被满足的欲求,这时女人为之付出青春和感情的对象,比如男人或者孩子,便成了不满的对象。 心理学中认为,女人气愤伴侣无能,就是气愤自己无能,只不过对方替你受过而已,如果想要解决问题,就要发现自身根本的欲求,然后去满足它。 马斯洛说过:出于成长性动机行动的人不会依赖别人,不安引起的敌对意识就会减少。 不依赖别人,意味着独立和学会自我实现,也可以说一个人拥有成长性动机或匮乏性动机,这时拥有成长性动机的人,看待一件事的会更客观和乐观。 而女人固执认为“我没错”,都是对方的错时,其实已经失去了自我,而想要得到爱与舒适,要学会慢慢找到真正的自己,前提是要有认知自己错误的意识。 要知道,女人不是不够好,而是爱的方法错了,并不是所有的好都可以为自己带来幸福,所以女人不妨从思维觉醒开始。 不要试图用对男人好来获得爱,更不要抱怨“没人理解我”,女人只需要成为自己,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自然能得到爱与幸福,这才是通向幸福的舒适路径。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三):人际交往中的几个困扰,你遇到几个? 身边经常听到有人吐槽: 自己是个社恐,害怕社交,人际关系不好,经常因为人际关系的问题感到头疼紧张。 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无外乎这些: 被人误解 讨好他人 感到憋屈 被损害,被忽视 付出没有回报 这些问题,你遇到过几个?哪些问题让你倍感受伤? 如果你能弄清楚背后的原因,这些困扰就不复存在,你的人际关系也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在《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提出:要解决人际关系中的不满,就要发现自身根本的欲求。 换句话说,在人际交往中,你要找到自己的需求,你才能满足这些需求。 先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再想想对方需要什么,人际交往才能带来双向的满足,人际关系才能舒适。 茫茫人海,我们都渴望遇见知己。 如同廖一梅说得那样: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如果你觉得大家都不了解你,没有一个可以托付心声的人,问题出在哪里? 心理学中还真有个“没有人理解我”的症候群。 那些感觉无人理解的人,往往诉求很多,比如,他对周围的朋友要求很多,十分依赖,被动型的愿望也十分强烈。 这样一来,别人达不到他的预期,他就会抱怨,感到自己不被了解。 其实,指望他人来给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值买单,本身就是不明智的。 一位丈夫跟妻子时常拌嘴。 妻子没有及时备好晚餐,没有帮他熨烫好第二天要穿的衬衣,没有提醒他带证件等。 这些都会让丈夫对妻子不满,两人产生争执。 如果你是这位妻子,你会怎么做? 多数人可能会回答:“我不是你的老妈子,也不是你家里的保姆,这些事我可以为你做,也可以不为你做,你没有理由为这些事跟我吵架。” 确实如此。 丈夫的要求看似合情,却不合理。 妻子的角色是相爱一生,共同扶持的伴侣,不是事无巨细的住家保姆。 丈夫要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诉求,其实是渴望母爱的折射。 但妻子不是自己的母亲,她只渴望丈夫的爱,没有打算对丈夫提供母爱,两口子寻求的东西不一样,日子长了,彼此都觉得对方“不懂我”,沟通就会不顺畅,吵架就在所难免,夫妻关系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如果丈夫明白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他就不会对着一个陌生人,祈求母亲般的爱和照护,他能试着用平等的态度,和妻子经营感情。 相反,如果妻子懂得丈夫的需求,愿意照顾他,两人也能过得和美。 我曾有一位同事,在所有人面前都是一副没有主见,一味讨好的姿态。 明明她不喜欢一样东西,但为了迎合领导的喜好,她会硬着头皮说喜欢。 她不想做一件事,但面对同事的请求,她只有答应去做。 刚要下班,其他部门的同事过来让她协助查数据,事情并不紧急,第二天做也可以。她想赶紧回家照顾生病的孩子,又不好意思开口,最后硬着头皮忙了一个多小时。 讨好了太多人,结果是什么? 她越来越累,越来越抑郁。 最后,还没有一个人真心待她,时常被人“卸磨杀驴”背黑锅。 《人际舒适心理学》中指出:正常人能和身边70%的人打好交道就够了。 换句话说,你不必人人都讨好,你也无法跟所有人都交好。 为什么呢? 因为能跟所有人都交往好的人,要么隐藏了他的真实需求,要么对方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 彼此都在敷衍式,迎合式交往。 时间久了,必然会累,这种人际关系一定会有一个人先放弃。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坦然接受,自己不必讨所有人喜欢,处理好身边70%的人际关系就好了。 有种人很奇怪,跟他们打交道要牢记,不要尖锐直接地批评他,如果可以请多赞美他。否则他容易感到受伤和烦躁。 这种人就是自恋型的人。 判断身边有没有这种人的方法很简单,心理学家认为,就看这个人是否对所有的批评都非常敏感。 加藤谛三还给出了一个画像:年纪不小总是一脸抑郁的人,多数是自恋的人。 自恋的人希望满足自我陶醉的需求,他们总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对方要是没有赞美认可他们,他们会难受。 当他们还沉浸在“我很厉害,值得炫耀”的情绪里,如果我们告诉他们,“你还好,没有那么厉害”的评价,他们就觉得这是恶意的攻击。 深入分析,这些人其实就是不自信。 他们需要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嘉奖,如果你想跟这种人交往,成为他们的朋友,请记得随时告诉他们:“对,就像你说的那样”、“你说得没错”。 我们每天都在跟别人打交道。 包括父母亲人,爱人朋友,同学同事等。 在交往中,我们要么感到快乐满足,要么感到痛苦难受,甚至还容易收到伤害。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做了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事情。 加藤谛三在《人际舒适心理学》中指出:了解自己是与他人交往的先决条件。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才能知道对方的需求是什么。 通过认识自己,我们重塑关系。 通过关系,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人际关系对每个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需要改善沟通、看清错误的人,释放自己的压力,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建立正向的朋友圈,享受好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幸福感。 -------------End------------- 文/鱼白 图片来源网络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读后感(四):“为何受伤的是我”:日本人生问题咨询栏目主持人这么理解 在生活中总有这一类人,他们认为自己很努力地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别人,但是别人似乎总是不领情,甚至可能还会反过来伤害自己,因此会心生“为何受伤的人总是我”这种心理,进而气愤不已,甚至郁郁寡欢。 在亲密关系中,有不少“怨侣”都会进入到这种状态中:一方似乎很努力地为对方付出,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另一方似乎无动于衷,甚至若即若离,有时候甚至会想逃离,甚至就是用那些比较“出格”的方式决绝地断绝这段关系,这些人很容易被贴上“渣男”、“渣女”的标签。 然而,在日本“人生问题咨询”栏目主持人加藤谛三看来,这种“为何受伤总是我”的心理其实是自我毁灭型人格的体现,需要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反思。 加藤谛三,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193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是日本知名心理学专家、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他也是一位知名主持人,主持“人生问题咨询”这个节目。 加藤老师也很善于写作,他之前在国内出版了《情感暴力》、《不乖》,都是畅销书,备受读者喜爱。但是,他之前的作品主要脉络还是让人不要那么讨好他人,却很少去揭示为何这些人要讨好别人,而这次他的新书《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则另辟蹊径,不再从“受害人”视角看问题,而是以更为积极主动的视角,认为“受害人”也是“加害者”。关于“为何受伤的总是我”的问题,加藤老师的解析非常有见地,在此分享给大家: 总有人一直努力却没有得到回报,其实是因为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忽略了和他人之间的联系。有些人抱怨“我已经够努力地了”,可事实上,他们所做出的都是些和别人不相干的努力,并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并行动。 如果你做的事情是让对方很讨厌的事,但你还没有意识到,那么你的所有努力可能都得不到回报。 一个女性把手伸入热水中,然后说:“你看,我这么爱你。” 虽然这位女性想要表达她的爱,可是她并不懂正确的表达爱的方式。 在加藤老师看来,这其实是一种自恋的表现。 总感觉“我没错,但受伤的总是我”的人多数是自恋的人,他们为了保护内心的伤口才这样说,以为说着“受伤的人总是我”就能保护内心的伤口。 而自恋的人通常会采取这种执着于自我的方式来表达爱。长期这样下去,有可能会引起抑郁情绪。 人在自我防御时造成自恋型损伤的表现之一,就是坚持自己是受害者。 自恋的人内心中的“最后谁都没帮我”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是密切相连的。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温博格曾说过,世界上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人理解我”,这句话表现了说话的人自恋的心情。 总是有人抱怨“我已经这么努力了”,或者愤怒地说“我已经这么努力了,难道你还看不到吗”。这种努力都是自恋的人自以为是的努力。 对方的现实和你的现实并不一样,但你并不知道。 感到愤怒的原因,简单而言就是眼里不存在对方,说高深一点就是“他者的自我化”,对你来说,别人并不是别人,只是你自己的延伸。这的你与别人的关系可以称作共生关系,而不是有自控能力的人之间的交往。 你所认为的“我如此努力”,其实对对方来说不过是一些麻烦而已。自恋的人不清楚自身与对方在现实上存在的不同,所以会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很多麻烦。 自恋的人有想做的事情,同样,别人也有想做的事情,必须承认这点。但是,自恋的人不愿意承认。 有一个老师曾经和别人倾诉自己的烦恼,然后他突然大吼: 你难道不值得老师这个职业有多忙? 而被他吼的人会觉得:这样的话,肯定会和周围的人产生矛盾。 愤怒地抱怨别人不知道,其实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别人不是万能的。 从别人的角度来说,这件事可能真的不值得去了解。而自恋的人会认为,他自己知道的事情是值得了解的,而他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不值得了解。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自恋的人?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认为,其中一个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是否对所有的批评都非常敏感。 因为很敏感,所以情绪总是不安定。上一分钟看起来心情不错,可是下一分钟就会因为一句话而不开心了。他们虽然表现得十分谦逊,但并不接受别人的批评,如果不受到表扬就会感到受伤。 所以,正如埃里希·弗洛姆所说,谦逊的背后隐藏着脆弱的自我赞誉。 也就是从这里,自恋的人的错觉开始出现。 当自我存在感受到威胁时,自恋的人就会把自己拥有的贵重物品炫耀给周围的人看。如果自我存在感变得模糊,就算自己拥有很不错的经历,他们还是会感到不安,要通过向别人确认这种经历确实不错才能令他们安心。 自卑感很强的人,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受伤,同时也会因为别人的一句夸奖而欣喜若狂。对于自卑感很强的人与自信的人而言,别人的一句话所带有的含义完全不同。 理解一个人其实就是理解对方内心的恐惧感,或者相反,理解对方内心的安定感。 在人际关系中,“善良的意图”是危险的,因为他们多数都是自以为是的产物。你以为你在鼓励对方,没想到却扼杀了对方的想法。 比如,有人喜欢上一个人,同时,还了解对方讨厌什么,清楚“做什么事对方会不喜欢”,这样的人的努力会得到回报。如果你做的事情让对方憎恨,那么不管你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回报。 精神分析大师卡伦·霍妮认为,有一种人格叫自我毁灭型人格,具体表现如下: 1、通过强行做一些原本没有被期待的事或过度献殷勤来避免被苛待。 2、只要没有获得内心偷偷期待的报酬,或者没有回报的话,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 3、当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受到损害时会觉得被苛待。问题是事实上没有被苛待,只是自我毁灭型人格的人自认为被苛待了而已。 总而言之,自我毁灭型人格为了得到他人的承认和称赞,会做出坚持不懈且痛苦的努力。勉强自己的努力是一种极度情绪化并且自以为是的努力,自我毁灭型的人既恐惧他人,又害怕被虐待。而这种以恐惧作为动机的努力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不会获得回报。 因此,请放下固执地认为“我没错”,不要再咒骂“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做出了牺牲之后才感到幸福? 其实不做出牺牲原本是可以变得幸福的。 |
上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