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这个故事讲的是中国登山队员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而且他们是从地势最为险要的北面进行的攀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攀登者观后感万能,欢迎大家来阅读。 攀登者观后感万能1 三十号,母子去看巜攀登者》后,孩子说这部被喷的最多,因为感情戏太多。 我对他说:可能如你所说,可是在我的脑子里并没有留下太多这种印象,因为在观影之前,我没看过任何影评,而你看过一部分。 人们总是会不自觉的相信差评,然后在观影过程中去找证据进一步认可。所以观影前最好不看影评,只看介绍。因为影评是别人的观后感,看了以后再去观影容易被别人牵着走。观影后再去看别人的影评,对比自己的感受,这样才会更客观的评价一部电影。 另外,看一部电影,如同读一本书,你只需“我取”,“水清濯缨,水浊濯足”,关注打动你的,对你有用的其它的不要太在意。 孩子说:可是电影不是书,有人看到问题就应该提出来,剧组才能改进,才能拍出更好的电影。我对他竖起拇指,然后跟他谈了我的观影感受受。 观看影片阅读文章,没有人能准确完整的理解作者的意图,我个人觉得我们可以学习队员们为了梦想永不放弃的精神,虽然登山队解散了十几年,但他们没有放弃锻炼,国家需要,一封信便又聚在一起,虽都已人到中年依然能胜任。当有参训人员质疑训练科目没人能在三分钟内完成时,方五洲一言不发,脱下外套,三分钟内完成了全过程。 学习他们为了确保成功,做足准备,曲松林留在原来的营地十几年,分析天气情况,做了大量记录,甚至能倒背天气歌。 学习他们的隐忍精神,被误解时,方五洲没有抱怨,从一个优秀的登山队队员下放成锅炉工,他在哪个位置都认真做自己的事。 学习他们的合作精神,每次登山都制定详细的方案,各部门都尽职尽责,为了共同的目的密切配合。 学习年轻队员勇敢担当,勇于磨炼自己的精神,李国梁说:你们这代人总是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刻站了出来,我们年轻人不锻炼,什么时候才能从你们身上接过这重担? 我想我们普通人看电影,除了娱乐,就是能从中学到东西,所以更应该关注正面,淡化瑕疵,我很庆幸自己什么也不懂,所以感觉收获颇多。 儿子听了说:俺也是。哈哈,这小子幽默是与生俱来的。 攀登者观后感万能2 电影《攀登者》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与1975年两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并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确测量。是一部气势恢宏、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大片。在1960、1970物质匮乏年代里,中国登山队员实现首次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峰的壮举本身蕴含了大量看点,极寒气候、缺氧环境、险峻的大山、陌生的征途、瞬息万变的极端天气,构成阻挡主人公登顶的重重障碍,使得影片在呈现人与自然搏斗的视觉奇观之外也拥有饱满的情节张力。 《攀登者》真正动人之处却并非情节和画面,而是全片洋溢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攀登者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全片、荡气回肠,让我们走出影院仍激动不已。 所谓攀登者精神,首先是一种不畏艰险、排除万难、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众所周知,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常年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登上它需要超强的体力、耐力和高超的技巧,这是一座让人望而生畏的神山。而从常年得不到日照的大山的阴面,也就是位于我国境内的珠峰北坡登顶更是难上加难,前无古人。然而,没有什么困难能吓到英雄的中国人民。1960年,在国家还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条件下,中国登山队员硬是以简陋的登山装备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北坡登顶。此后,又在1975年再次登顶,并完成了首次觇标测绘,测得珠峰的高度为8844.43米,这一高度后来为世界采用。 看完这个电影,让我深有感触,不管在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这个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希望影片可以让更多观众看到登山前辈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攀登者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种精神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攀登者观后感万能3 《攀登者》电影的原型史实介绍,转自邓铂鋆。中国人首次攀登珠峰是在冷战气氛最紧张的年代,某人溜到了印度,印度自此借机不断干涉我国内政,对我国有领土野心。 中苏决裂之后,面临重大经济困难的中国一个宣示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有能力凭借自己的手段排除艰难的标志。有关部门挤出宝贵的外汇采购重要物资并派专机运输。为了帮助登山队节省路途上的体力,日喀则修筑了一通向珠峰的现代意义上的行车公路(虽然很简陋)。登山活动并不太平。由于当地叛匪出没,登山队由一支150人的军队保卫,所有登山队成员都携带防身,因为登山行动前夕刚刚有一批**的医务人员遭到匪军袭击牺牲。登峰酝酿期间,中国正与尼泊尔进行边界谈判。中国提出平分珠峰,尼泊尔嘲讽:“贵国都没爬上去过,凭什么分一半?”同时,从当年开始操作了六十年“猴戏”的印度一直对存在企图,印度登山队计划攀登珠峰,宣示力量存在。在新一轮中尼边界谈判前夕,听闻印度登山队即将取得成功的高层下令,“登山队200人因为伤病只剩下19人符合登顶条件不要紧,只剩下一个人也要爬上去”。 接到命令的时候,登山队因为接连的恶劣天气和意外遭遇重创。多名冲顶种子选手受伤,2名随行进行冰川研究和气象观测的青年科学家遇难。根据天气预报,下一次恶劣天气将在2天后袭击珠峰,一行人决定下撤。接到了冲顶命令之后,登山队召开动员大会,红旗下宣誓,选择4名尚保有实力的选手组成突击队,冲顶珠峰。突击队队长突发身体不适,不得不离队,又一名没有准备的后备队员补上缺额。这位队员本来是执行摄像任务的。为了避免更多的牺牲,多名适应高山气候的执行物资后援支持的藏胞队员下撤,本来他们要跟随登顶突击队前往海拔8200米处,帮助突击队搬运辎重。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经验不足导致的判断失误,登顶4人携带物资明显不足,并消耗了大量体力搬运物资。 攀登者观后感万能4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在藏语中珠穆朗玛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光辉、神圣。 珠穆朗玛峰终年被皑皑白雪所覆盖,最低温度会达到-50℃左右,而最高风力将达到8级以上!无数年过去了,多少人要想要去征服它,为了登顶,又牺牲了多少年轻的生命。 整个观影过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珠峰那恢弘的气势及绚丽的电影特效,而是一代代登山人那执着的信念和舍生忘死的使命感。 第一次登顶,八名登山队员遭遇雪崩,仅有三名队员幸存。其中一名队员的左脚因为被冻而导致肌肉坏死,不得不切除了半只脚掌……但遗憾的是,虽然这次他们登顶成功,却并没有被国家认可,因为他们在雪崩中丢失了摄像机,没有留下有效的证据。看到这里,我真的为这些队员感到难过和不值,委屈地掉下了眼泪。 任务失败不意味着彻底放弃,登山队大本营决定:等待下一个窗口期,进行第二次珠峰登顶计划。 但是,在执行第二次珠峰登顶计划时并不顺利:傍晚,十位登山队员在北坳遭遇了罕见的8级风暴,导致一名医生的右腿被水烫伤,一名队员的双腿无法正常行走,甚至连他们的帐篷都被吸走了! 可是大本营坚决不放弃登顶计划,无论队长怎么劝说都没有用…我再一次地哭了,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他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尝试,由登山队的摄影师带领九名队员进行这次登顶行动,依旧不顺利;当这支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第二台阶时,身为队长的摄影师被一个从天而降的氧气罐砸中了头部而滑下了山坡,其他同伴为了救他竭尽全力的拉住了他身上的绳子,可是摄影师身为队长不想连累伙伴们,因此他割断了绳子,坠崖身亡。 当大本营会长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简直后悔极了:这都是自己的错,如果不是他这么倔强,就不会让这么多的队员牺牲了。 虽然他伤心欲绝,但是登上珠峰的任务是必须完成的,任务的背后是民族的期盼、是代表我们亿万中华儿女寸土必争的信念与决心。于是他再次任命登山经验最为丰富的方五洲为队长,带领余下的七名队员继续艰难前行,誓要完成这一次登山计划。 怀着祖国的期待,这支队伍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登上珠穆朗玛峰!他们在登顶珠峰骄傲的喊道:“中国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了!” 随着这一声声欢呼,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照耀的是八颗骄傲的中国心,照耀的是不屈的中国魂…… 攀登者观后感万能5 沉闷的9月电影市场终于即将结束,国庆档的多部大片开始了密集的宣传活动。从题材来看《我和我的祖国》作为献礼片肯定是重中之重,不过在网络预购和观众观看意愿上,吴京领衔的《攀登者》才是第一名。尽管《攀登者》的演出阵容同样是众星云集,但吴京很明显是最受关注的那个。 仅仅靠着两部电影,吴京就飞速蹿升成为了国内最好的男演员之一,可能在演技方面他算不上完美,不过他在电影题材创新和市场风格的引领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战狼2》让大IP加小鲜肉的圈钱模式彻底破产,观众不必看着垃圾电影还被制作公司嘲笑素质不行,从此内容和口碑才是电影成功的第一要素。 年初的《流浪地球》让吴京的眼光再次被市场惊叹,小众题材的科幻电影都能大卖,靠的不是花钱造假,实打实地用心才是被观众们肯定的原因。作为国内第一个票房过百亿的男演员,吴京并没有骄傲,还是一如既往的接地气。拍戏时各种苦都亲自尝试,闲暇时他也会和媒体调侃一些圈内的不良现象,同样会对自己的粉丝们循循善诱,让他们不要盲目追星,先做好自己的事。 在《攀登者》的宣传活动中,有人采访吴京,问他担不担心这次的登山题材票房很难冲高。吴京的回答是,当他选择这个从没有出现过的题材时,他就已经有收获了。演员就应该不断尝试,不断挑战,如果只在乎票房就会被圈起来,越来越小心翼翼。用心去拍电影大胆创新,最终观众会给你投票,好电影不会被埋没,夸夸其谈才是真的堕落。吴京的话展示了他的格局,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好演员。
|
上一篇:攀登者观后感大全
下一篇:《攀登者》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