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掌柜发布有深度有涵养的生日句子
在天津方言中有“驼嗒”一词,意思是说,对于某件事情总是唠叨不休、重复其言。如妻子反复叮咛丈夫:“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少抽烟、少喝酒、少说话,别总多管闲事,退房时多检查一下行李,别丢了东西。”丈夫不耐烦地答道:“知道,别驼嗒了!” 又如父母不断嘱咐孩子:“奶茶不能喝,外卖要少吃,秋裤得早穿,某人少来往……”这种烂熟于心以致磨出耳茧的话,往往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回应:“您可太驼嗒了!”在方言学中,“驼嗒”一词始无统一用字,有写成“驼搭”的、有写成“拖答”的,亦有写成“托哒”的,因是口语词,所以并未录入词典将其规范统一。至于词义,窃以为无需作解,因为男女老少人尽皆知。本篇的主要意图是探究“驼嗒”的词源,为何将啰啰嗦嗦、唠唠叨叨的叮嘱或问话称为“驼嗒”? 据前人所云:在老年间,“驼嗒”一词,是由名词转义而成的形容词,由西北“口外”传入天津。其本义是驼铃的土语别称,但又不是所有“拉骆驼人”都将驼铃唤作“驼嗒”,但确有某一伙儿人或某一地区的拉骆驼群体将骆铃称为“驼嗒”,也可以说“驼嗒”是拉驼人的行业术语,即“骆驼帮”的“春典”。总之,“驼嗒”最初指的是系在骆驼颈下的铃铛。那么问题来了,“驼嗒”既是驼铃,为何转义生出“唠叨”的意思? 在方言或春典中,总有一些词语并不能从字面明了其义,一句简单的俗语,往往是由某件事物的引申,或借用、或联想而起,将词的本义转义成了另一种意思。试想一下,拉骆驼的队伍长途跋涉,驼嗒(驼铃)叮叮当当,单调乏味且不绝于耳,以此比喻人言喋喋不休、驼驼哒哒,其语义不但精准而且十分形象。其成为天津方言后,“嗒”读轻声。 当然,“驼嗒”一词的出处并不一定局限于“口外”,据笔者了解,在石家庄南部的诸县,至今仍在使用口语的“驼嗒”一词,但追溯起词源,仍是出自“骆驼帮”。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明白,身边那些“驼驼嗒嗒”的人,往往是天性善良且好相处的,他们心思不重只是表于形色。对我们“驼嗒”的人,往往是最关心我们的人,“驼嗒”不等同于二二乎乎的碎嘴子。于妻子而言,“驼嗒”是深知家庭的宝贵,尽力减少变故;于父母而言,“驼嗒”是对子女的爱护,生怕孩子有丝毫闪失;于朋友而言,“驼嗒”是古道热肠的苦口婆心。“驼嗒”,是牵挂,是在乎,亲人间那些看似裹挟我们情绪的唠叨,其实是世间最美的语言:因爱,才对你“驼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