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掌柜发布:www.bazhanggui.com独一无二的生日祝福语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满节气的传统活动及养生食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满节气的传统活动 1、抢水 农家有句谚语:“小满动三车(水车、油车、丝车)。” 说的是小满时节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农户就用水车来取车排灌。 现在,水车早已被先进机械取代,但传统文化却保留了下来。在江浙一带,每年小满时节会举行“抢水”仪式。“抢水”仪式可热闹了,大伙儿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鼓锣一声号令,众人踏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 2、祈蚕 江浙一带,水土肥沃,农村里兴盛养蚕。 蚕宝宝很娇气,非常难养,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时节会举行祈蚕节。 祈蚕节没有固定的日期,各家在哪一天举行都行,但前后差不了两三天。南方许多地方建有“蚕娘庙”“蚕神庙”,养蚕人家会到庙里跪拜,并供上酒、水果、丰盛的菜肴。 3、看麦梢黄 “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 在关中地区,小满时节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 回家时候可不能两手空空,女婿、女儿一般会携带油糕、绿豆糕、黄杏等作为礼品。 4、小满“苦菜”当令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 如果说一首童谣可以把我们带到回忆里,那么一种味道,就能让我们在回忆里感怀。食苦菜,为小满习俗,同时作为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它的味道是充满历史厚重的。 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虽然苦中带涩,但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苦菜的吃法很多样,可以滚水涮一下,然后用醋、香油等凉拌;也可以腌起来吃,脆嫩爽口;还可以做汤、做馅、热炒,风味各不同。 小满节气的养生食物 1、冬瓜 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2、洋葱 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3、马齿苋 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4、鲫鱼 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5、鲍鱼 具有养血柔肝、滋阴清热、益精明目、利湿行痹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血枯经闭、乳汁不足、阴虚阳亢、夜盲内障,以及湿热内蕴所致的五淋、黄疸等病症。 6、玉米 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7、高梁 有健脾益肾、渗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症。 8、苡仁 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9、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10、水芹 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小满养生食谱 1、白鲫滚荷包蛋 原料:白鲫鱼、鸡蛋。 配料:生姜、胡椒粉适量。 做法:白鲫鱼宰洗净,慢火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铲起。鸡蛋煎为荷包蛋状,铲起。起油镬爆香姜片,加入清水适量,武火滚沸,下白鲫鱼滚片刻,下荷包蛋,滚沸后入适量食盐、胡椒粉便可。 功效:祛湿开胃。 2、冬瓜草鱼煲 原料:草鱼、冬瓜。 配料: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净切三角块,草鱼剖净,留尾洗净待用。用油将草鱼煎至金黄色,取沙锅一个,其内放入清水适量,将鱼、冬瓜一同放入沙锅内。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炖至2小时左右。汤见白色,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风、利湿、除热。 3、芹菜拌豆腐 原料:芹菜、豆腐。 配料:食盐、味精、香油各少许。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后用凉开水冷却,控净水待用。将芹菜和豆腐搅拌,加入食盐、味精、香油拌搅匀即成。 功效:平肝清热、利湿解毒。 4、青椒炒鸭块 原料:鸭脯肉、青椒、鸡蛋。 配料:黄酒、盐、干淀粉、鲜汤、味精、水淀粉、植物油适量。 做法:鸭脯肉切成薄片,用清水洗净后淋干。将鸡蛋取清和干淀粉、盐搅匀与鸭片一起拌匀上浆。青椒去籽、去蒂洗净后切片。锅烧热后加油烧至四成热,将鸭片下锅,用勺划散。炒至八成熟时,放入青椒,待鸭片炒熟倒入漏勺淋油。锅内留少许油,加入盐、酒、鲜汤烧至滚开后,再将鸭片、青椒倒入,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装盘即成。 功效:温中健脾,利水消肿。 5、荸荠冰糖藕羹 原料:荸荠、藕。 配料:冰糖适量。 做法:荸荠洗净去皮,藕洗净切小块。沙锅加水适量,将荸荠、藕同入锅内,文火煮炖20分钟时加入冰糖,再炖l0分钟,起锅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开胃。
|
上一篇:大暑节气的活动及养生食物
下一篇:大暑节气的农事活动及养生知识